一家專注復合機器人、全向激光AGV研發制造國家高新技術企業
全國服務熱線 400-007-3860
當人們抱怨自己每天像機器一樣工作的時候,機器已經可以像人一樣工作了,甚至比人干得更好。
搬運、分揀、碼垛、打磨、拋光、切割、焊接、噴涂、裝配……工業機器人幾乎無所不能,“只要在通用機器人的末端接上適當的操作器,將正確的程序寫進控制盒,理論上它什么都可以做。”一位資深工業機器人研發人員強調,機器人不需要休息,不會罵老板,不要求加班費,不會跳槽,更不會跳樓。
從有近十萬員工的“代工帝國”富士康,到只有幾個人的初創型小企業,工業機器人已經悄然走進了越來越多中國制造企業的生產線上。
數據顯示,中國是世界上機器人需求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,去年銷量為2.26萬臺,總數達到7萬臺左右,同比大增51%,而美德等國的增長比例均在40%以下,預計2014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將成為全球第一。
日本發那科、德國庫卡等公司在中國的機器人銷量上漲均超過100%,多家尚未在中國設工廠的國際領先機器人廠家正醞釀在中國布局。同時,在國內工業機器人制造領域,沈陽新松、廣州數控等老牌勁旅摩拳擦掌與進口品牌較量,眾為興、利迅達、深圳歐鎧機器人等新兵異軍突起。他們都看到,在用工荒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夾擊下,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呈現出爆發的態勢。
人對機器的感情很復雜,有愛有恨。80年前,卓別林在《摩登時代》里形象地呈現了人與機器的對立,大工業時代流水線上的簡單任務讓人幾乎變成了機器。那時候的機器是簡單的代名詞。
半個多世紀以來,人類已經適應了機械化帶來的便利,從生產到生活,機器無處不在。
如今,人與機器又將面臨一次交鋒。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將人們從簡單、重復、單一的機械化工作中解放出來的同時,也擠占著勞動工人的生存空間。
越來越多機器人入駐生產線
在一個多月前的深圳高交會上,一款AGV搬運機器人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。這臺身長不足一米、形似鐵皮箱、每分鐘跑60米的機器車,裝上雙層支架之后,只需要跟著腳下鋪設好的磁性感應軌道走,就能輕松地將貨物從車間流水線一端搬向另一端。該公司銷售負責人一邊演示一邊給客戶算賬,這臺標配的無人搬運車相當于三個搬運工兼司機加一臺運輸車。如果以每人每月最低3500元計算,三個工人的月工資則是10500元。而一個機器工人的應用操作扣除維護等費用,一年可為企業節約12600元的工人工資。與此同時,還能將生產效率提高到20%以上。“如果以月產值一億元的工廠計算,這相當于2000萬元的效益空間。”據了解,深圳一家大型代工工廠已在裝配線上使用了這款機器搬運工。
上一條:機器人與第三次工業革命 下一條:國內外AGV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